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冯站长之家 冯站长之家
文|丰 詹
新四军纪念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建军东路159号。
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新四军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
盐城市青年路小学学生蔡镕璟,是新四军纪念馆“小铁钉”志愿讲解员。
每逢假期,都会来馆为观众讲述“铁军忠魂”的光辉事迹。
近日,他又向观众们深情讲述了《一件旗袍的故事》。
在新四军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件黄褐色真丝面料的旗袍。
它的主人是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王海纹。
王海纹自幼长在大上海,家境殷实,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但是,她在姐姐的引导下,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新四军中一名革命的文艺战士。
她把旗袍脱下来,留在了家中,毅然决然奔赴抗日革命根据地。
但是战争是残酷的。
1941年7月,日伪军近两万的兵力在飞机的掩护下,分四路合击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指挥中心苏北盐城。
敌人的包围圈,在一步步缩小。
王海纹和她的7位女同学,还被敌人堵在了桥南的河岸上。
敌人狞笑着、狂叫着:
“抓活的!抓活的!”
同时,向她们步步逼来!
在这严峻的时刻,年仅十七岁的王海纹坚定地对大家说:
“我们宁愿死,也决不能投降!”
戏剧班的姑娘们手挽着手,朝着奔腾的大河,勇敢地跳了下去!
1986年,王海纹烈士的姐姐在寻亲多年后,才知道了王海纹早已牺牲的消息。
之后,姐姐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王海纹穿过的旗袍,捐赠给了新四军纪念馆。
如今,这件旗袍,成为王海纹烈士唯一的遗物,也留给了我们一个时代的记忆。
一个婀娜多姿的旗袍女孩,却坚毅地前行在大时代的烽火硝烟中。
这个故事,是新四军烈士王海纹和她的战友们宁死不屈精神的真实写照。
它穿越时空,触动了每一个听众的心灵。
这一幕,正是近年来红色文旅不断升温、革命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的生动缩影。
在这个暑假,无数青少年在红色场馆中,与百年前的新青年产生了深刻的共情:
“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
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感慨。
这更是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鲜明证明!
盐城,是一座镌刻有新四军红色印记的英雄之城。
新四军纪念馆这一重要载体,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
而这座纪念馆,也早已突破了年龄门槛,成为一所真正的“大课堂”。
在这里,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能深刻感受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征程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
时值暑期,新四军纪念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这一幕幕场景,无不彰显着红色文旅的超燃魅力,以及它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红色文旅的超燃现象,不仅仅体现在参观人数的增加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上,更体现在它对人们精神的深刻影响。
当年轻一代站在新四军纪念馆的主展馆前,凝视着“N4A”臂章图案时,他们的心中不仅涌动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更燃起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
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正是红色文旅的最大价值所在!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