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冯站长之家 冯站长之家
文|丰 詹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谷文昌纪念馆。
这几天,在报道、解析总书记这一做法时,很多媒体将两位县委书记的名字放在一起。
他们是:
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
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
为什么?
因为,从表面看,两位县委书记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迹相似,都是植树、治沙。
谷文昌书记治理的,是沿海的东山岛。
焦裕禄书记治理的,是地处黄河滩的兰考县。
原本,焦裕禄跟河南省兰考县,并没有任何关联。
1962年,河南兰考县“三害”(风沙、盐碱、内涝)严重。
风沙肆虐, 21万亩麦子被毁。
全县36万人中,有近20万是灾民!
经过组织上的多方研究,1962年底,焦裕禄被安排到兰考“救火”。
来到兰考后,焦裕禄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治理洪涝、沙害、盐碱,为兰考拔掉穷根!
组织安排焦裕禄来兰考之前,焦裕禄就被查出患了肝炎。
到了兰考后,他带领群众治沙害,更加没了时间。
在兰考的四百多个日夜,焦裕禄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是来工作的,我不是来休息的。”
但是,肝病却是不饶人的。
他的肝疼得越来越厉害。
后来,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肝炎已经发展成了肝癌!
1964年春,焦裕禄的肝癌越发严重,他经常在疼痛的时候用手或物品顶着肝部来缓解疼痛。
久而久之,他长期坐着的藤椅上被顶出一个窟窿!
在1964年3月,焦裕禄已经是肝癌晚期了。
他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
3月21日,焦裕禄到三义寨公社调研。
这天,他的肝病突然发作,几乎晕倒!
临终前,焦裕禄叮嘱同志:
我们兰考是灾区,我死后,不要多花钱。
我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对前来探病的女儿,焦裕禄深情地说:
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
可是我身边的这一本,现在还不能给你,我还能活些时候,我还要看它几天。
以后,你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依靠它去工作、生活。
《人民日报》专门刊载长文,报道他的感人事迹。
报道称他为:“毛主席的好学生”!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
终年,他还不满42岁!
在他身后,留下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兰考!
洪涝、水害被治好了。
沙丘被治好了,兰考的大地,变成了良田。
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焦裕禄提倡种植泡桐。
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兰考人亲切地称它为“焦桐”。
毛主席专门为他题词: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吟诵了他1990年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他说:
“这首词我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词是这样写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这就是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
焦裕禄精神,就像一团不熄的火。
熊熊燃烧,穿越时空!
向焦裕禄同志,致敬!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