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原创 冯站长之家 冯站长之家
文|丰 詹
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的炮火中,江苏泰州白马庙的一间民房里,13名身着粗布军装的战士肃立宣誓。
张爱萍将军用坚定的声音宣布:
“华东军区海军正式成立!”
这支最初仅有几条起义舰艇的“世界最小海军”,却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将中华民族百年海殇的屈辱彻底击碎!
彼时,人民海军的全部家当不过数千吨,不及大国海军一艘驱逐舰的体量。
东海舰队原副参谋长黄胜天回忆:
“成立时只有5名干部、8名战士,连像样的军装都凑不齐。”
但正是这群衣衫褴褛的“海上赤子”,用血肉之躯在长江口扫雷清障,用木帆船与国民党军舰周旋!
是他们,在筚路蓝缕中,开辟出中国海防的新生之路!
钢铁洪流铸就海上长城:从“四大金刚”到三航母时代
1954年,中国从苏联接收了鞍山舰、抚顺舰、长春舰、太原舰。
这“四大金刚”,让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现代化驱逐舰。
1971年,国产第一代驱逐舰济南舰服役,舰员们用1400多项试验、200多项制度创新,在黄海划出自主研制的深蓝轨迹。
而1980年刘华清将军在美国航母上踮脚张望的背影,则成为一代人心中最锥心的刺痛与最炽热的渴望!
历史的转折,在2012年到来。
辽宁舰的入列,让中国正式迈入航母时代!
2019年,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
2024年,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震惊世界。
三航母时代的到来,让中国海军站在了世界海权博弈的最前沿。
如今,南昌舰万吨驱逐舰的舰炮在远海首发命中目标,和平方舟号医疗船航迹遍布43国,核潜艇在深海无声巡航……
这些“大国重器”的轰鸣,正是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最强心跳!
血性传承:那些镌刻在浪花上的名字
在人民海军的星辰大海中,永远闪耀着英雄的坐标。
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母亲临终前仍不知儿子去向。
他说: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飞行员王伟,用生命捍卫南海领空。
最后通话“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成为永恒的战斗宣言!
张超在战机故障时放弃最佳跳伞时机,用生命保住歼-15舰载机数据。
他牺牲前最后一句话仍在询问:
“我是不是再也飞不了了……”
这些英雄的血脉,早已融入新一代水兵的基因。
2015年也门撤侨,临沂舰三进三出火线。
舰长高克喊出“中国人先走”的承诺,让战火中的同胞泪洒甲板!
亚丁湾上,37批护航编队13年接力守护。
那句“我是中国海军,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成为万里海疆最温暖的安全密码!
深蓝使命:从近岸防御到命运共同体
今天的中国海军,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2019年中俄南非联演中,潍坊舰政委范冠卿自信展示“双长制”优势。
2025年泰州水兵母亲城的军乐声中,《人民海军向前进》的旋律让市民与官兵同声高歌。
从南海岛礁建设到国际航道护航,从多国联演到抗疫援助,那抹浪花白已成为和平的象征。
福建舰甲板起降的不仅是战机,更是大国担当!
和平方舟号输送的不仅是药品,更是文明之光!
站在人民海军76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感慨万千。
为了人民海军,毛主席曾经多次题字。
1949年8月28日,毛主席接见了由张爱萍司令员带队来京的海军部分将领。
中南海怀仁堂内,毛主席坦诚地向在座人员表达了共产党人建设新中国强大海防的愿望和要求。
当晚,毛主席挥笔写下:
“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53年,2月19日上午11时半,毛泽东乘海军“长江”舰,由“洛阳”舰护航,从汉口出发,开始对长江中下游省市视察。
2月20日晚,毛主席为“长江”舰,以力透纸背的大字行草题词: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76年风雨兼程,人民海军用钢铁与热血,书写了一部震撼世界的深蓝史诗。
76年筚路蓝缕,人民海军终于完成了毛主席的庄严嘱托!
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将战机送上苍穹,当南昌舰的相控阵雷达扫描万里海天。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现代科技的锋芒,更是一个民族百年梦圆的泪光!
此刻,让我们向着浩瀚大洋庄严致敬:
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你的航迹所至,皆是中华儿女心安之处!
你的舰艏所向,必是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