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名表论坛--名表玩家的乐园   【登陆】【注册】 手机版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搜索
广告AD:
楼主: 幸福忙音

老欧 机芯知识

[复制链接]


107

主题

3503

帖子

4万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4443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8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同意寸版的观点。omega 19令 平常见到的大都15钻,(17钻的俺都没见过更别说21J\23J的)很普通的东西,相对高级的O销售给加拿大铁路公司了,数量应该不大。真正出彩的时候是经过36年天文台大赛以后的事了。从189X年omega就把自己获得奖牌刻到表壳上,我认为就是推销自己的一种手段。至于零件能否直接互换要经过修表师傅来验证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8 21:55:2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6

帖子

2936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2936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8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抄抄笔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61

帖子

2090

积分

新表迷

积分
209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寸版及影兄的资料及意见,丰富了我的知识面!~不过,我还是想坚持下我的观点,虽然说美国在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它的科学技求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当然我也绝对相信美国表业在19世纪后期能以优秀的科技技术赶超瑞士,但是瑞士毕竟是制表的鼻祖,而且我认为能有实力赶超瑞士水平的表厂也没有几家(怀表的历史我不懂,还希望寸版及各位前辈指正!~),而且,寸版所说的是铁路表的情况,的确,由于美国在1849年制定的每星期30妙的误差(应该是吧?),所以就要求铁路表的精准性很高,也就使得其对零配件的要求很高,当然,美国限制瑞士表还应该会有保护本土经济的意图,因为美国的诞生一是为了民族解放,二就是为了给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所以美国政府是不可能不照顾本国表业的~但是,欧的19令并不是铁路表,而且,在19世纪的世界内,并不是只有美国有能力统一制造零配件的,的确在早期的制表过程中,机芯的每一部分以及零件都是由手工制作完成的。也就是说不是标准化的生产,在装配当中零件之间是不可以通用的。但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江诗丹顿的机械工程师Georges-Auguste Leschot(1800-1884)发明了可以用来制造机芯零部件的机器,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卒年份看出,这台机器绝对是在19世纪末制造出来的,而且很有可能会比华生的机器要早,所以这样瑞士表业中某些表厂就实现了零部件的互换性,所以,我认为欧米茄在那个时候是绝对有可能或是有能力去批量生产机芯的。不过,我也不能说我的观点一定正确,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说出来与各位讨论,但19令是否真正能完全对换,还需要有实物做论证,最近我好像在论坛上看到了有人收了一块19令,可以叫他去验证下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5511

帖子

6万

积分

分版主

NAWCC 會員

认证中介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5677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9 0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整个工业论起,机械化生产表的起源,不可能只有一个起头,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被竞争的洪流慢慢带动,最终改变了整个工业。所以我先前说的美国机械化生产表
早于瑞士是指整体工业对制表的概念,而非指向单独一家厂商。如果指论单独一家
厂商也没有意义,因为我们谈的也是工业角度,以OMEGA 19令的议题来说我们其实
也都是用一些较为笼统或者带有偏见的历史资料来分享,所以用当时整体工业的态度
来验证是比较公正的。对 LESCHOT 的例子,历史上有明确记载,他是1839 年跟VC
开始合作,VC 出全部研发费用,而他发明了能够机械化制造底盘的打孔机。可是,
也有明确记载他的机器是制作毛坯零件的,整体来说VC 用他的发明只能达到‘半对
换’标准。当然在1840 年代这就已经是很大的创新,让VC 在表界持有领先地位。另
外一点重要的资料是,据记载VC 对此科技非常保密,秘密持有了几十年才有其他的
厂独立研发相同的机械出来。所以LESCHOT帮VC 研发的工业化科技固然是里程碑,
但对整体瑞士制表工业来说并没有推动机械化生产表,更无法达到零件对换的条件。
另外一个同期研发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是INGOLD,他虽然有好的构思,但始终未能成功
就是因为瑞士许多厂家都抵制机械化生产表的模式。其实看瑞士制表业,这并不难
理解,石英科技虽然是瑞士人先研发,结果被日本人妥善利用,几乎把瑞士表业淘
汰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19世纪,瑞士表业的优势是1) 人工廉价 2) 工艺优良 (其
实是性价比高,不会比英国人法国人好) 3) 有祖传的制表环境。在当时要求瑞士表
业抛弃传统的手工制表,把几百家做各个组件的家庭作坊整合成一个屋檐下运作的
工厂几乎是不可能的。反向看美国制表业,华生的创立就是建立在机械化生产,零
件互换的概念上。DENNISON 创立了美国制表业前,在英国,瑞士都做了详细调查,
他深知如果用手工制造表在美国是不可能的。另外一个为什么美国的机械化制表业得
以迅速发展是因为工厂与工厂间的互动性很好,许多厂家都是高薪聘请已有厂家的
高技术员工来做首席技术领导。非常有名的例子就是ELGIN 请了 WALTHAM 的几位领
导员工,后来ELGIN 又外分成立了ILLINOIS,ROCKFORD 品牌。所以从1850 年起美
国就没有一家表厂不是用工业化制造理念在经营的。瑞士表业也是在这些博览会上看
到了美国表厂的大规模经营理念才开始有了 OMEGA,LONGINES 等等组织的大生产基
地。回到19令的主题,我的推理是如果当时美国表业还未能达到‘全对换’零件制
造标准,那么OMEGA 应该也无法达到。而且19令的做工很明显不及美国高档的铁路
表 (只要拿任何一块华生的1872,1888,1890,1900 款式17钻以上表比较就知),如
果说它能全面对换零件而美国铁路表都无法做到,是很难让人能信服的。OMEGA 自家
的官方资料吹捧气氛浓厚,其实任何一家现代的瑞士表牌都是如此,SWATCH 集团此
风尤盛 (看看宝鸡,格拉苏第,宝舶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关于瑞士为制表鼻祖一事,
这离事实比较远了。瑞士人制表是由法国,意大利传入的,主要是因为瑞士自由的
宗教环境,让很多受到压迫的人得以安身。在早期瑞士的名师很少,主要以卖廉价毛
坯芯及配件给法国,到了1795 年宝鸡回国后才促进了整个表业的发达。但瑞士表也
是一直到了1860 年左右才开始在世界上出名,你如果看到早期的VC,PP 等你会被
它们的低廉质量吓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514

帖子

1万

积分

老表迷

Rank: 2

积分
12867
中介积分:3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9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欧米茄5系的走时,自动零件可以通用,我看过5系的好多主夹板和自动夹板,及自动陀颜色不一样,是否5系之间互换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61

帖子

2090

积分

新表迷

积分
209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了寸版的话我受益匪浅啊~的确,如果单从单个厂家的机芯来看是片面的,如果从整个全球工业发展进程来看的话,美国的确占了优势,这无可置否。然后我也查了下资料,VC的确只将该技术用于自厂,所以说瑞士几家大厂当时能够拥有此技术是不够妥当的。而且,我刚刚也犯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的确,日内瓦的那些表匠是早期从法国等地因受政治,宗教等迫害逃难而来的,感谢寸版指出错误~而关于石英机芯,是瑞士最先研制出来的不错,但我怎么记得是瑞士要坚持正统机械表而将石英表的技术卖给日本的?请寸版指正~而且,我想知道下1855年ETA的前身不是在做半成品机芯吗?那这能不能算是批量生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890

帖子

1万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10055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9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幸福忙音在2009-11-19 15:09:00的发言:
呵呵,看了寸版的话我受益匪浅啊~的确,如果单从单个厂家的机芯来看是片面的,如果从整个全球工业发展进程来看的话,美国的确占了优势,这无可置否。然后我也查了下资料,VC的确只将该技术用于自厂,所以说瑞士几家大厂当时能够拥有此技术是不够妥当的。而且,我刚刚也犯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的确,日内瓦的那些表匠是早期从法国等地因受政治,宗教等迫害逃难而来的,感谢寸版指出错误~而关于石英机芯,是瑞士最先研制出来的不错,但我怎么记得是瑞士要坚持正统机械表而将石英表的技术卖给日本的?请寸版指正~而且,我想知道下1855年ETA的前身不是在做半成品机芯吗?那这能不能算是批量生产呢?

总的来说瑞士表是质,美国表是量,日本表是省,中国表是假,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503

帖子

4万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4443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9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英机芯应该不是瑞士卖给日本的。技术都在搞,就像武器!瑞士最早研发出石英机芯没错,但因为当时的石英机芯体量大,更谈不上美感,所以瑞士人暂时没有更进一步的开发或是没有更专注开发石英机芯。反而让日本人捷足先登,于1959年精工首先发研出可以装入手表表壳的石英机芯,由此开始了日本石英机芯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5511

帖子

6万

积分

分版主

NAWCC 會員

认证中介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5677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9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幸福忙音在2009-11-19 15:09:00的发言:
呵呵,看了寸版的话我受益匪浅啊~的确,如果单从单个厂家的机芯来看是片面的,如果从整个全球工业发展进程来看的话,美国的确占了优势,这无可置否。然后我也查了下资料,VC的确只将该技术用于自厂,所以说瑞士几家大厂当时能够拥有此技术是不够妥当的。而且,我刚刚也犯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的确,日内瓦的那些表匠是早期从法国等地因受政治,宗教等迫害逃难而来的,感谢寸版指出错误~而关于石英机芯,是瑞士最先研制出来的不错,但我怎么记得是瑞士要坚持正统机械表而将石英表的技术卖给日本的?请寸版指正~而且,我想知道下1855年ETA的前身不是在做半成品机芯吗?那这能不能算是批量生产呢?

兄不必客气,凡事都要经过反复讨论才会有定论,很多时候还要争论不休后才有一致
看法,而且以后可能还有新的证据出来支持新的观点。石英芯我跟如影随形兄的观
点相同,瑞士及日本都在研发 (如果那个时候美国还有表业可能也会参与),瑞士先
研发出来但没有跟进,而且不认为会对市场有大影响,所以给日本人占了先机,但并
非日本人跟瑞士人买的科技 (最多也就是抄袭)。ETA 前身您指的是A SCHILD 吗? ETA
主力收购的就是 AS 机芯厂,但此厂是在1930 年代才开始有完整的零件对换能力。
其实这些都聊远了,主要我们想知道的是19令能否对换零件。我猜测大组件,像钢
轮,甲板等等或许可以,但细部零件像齿轮,摆轮等等多半不行。好比我收藏很多
的高路云,非常薄普通17钻款式比19令要作的好,但我还是发现许多零件在表面上一
样的机芯中无法对换。所以我相当怀疑1920 年代前的瑞士中低价位芯能够零件对换
所以有此19令的研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1890

帖子

1万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10055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9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十二寸收藏在2009-11-19 17:19:00的发言:

兄不必客气,凡事都要经过反复讨论才会有定论,很多时候还要争论不休后才有一致
看法,而且以后可能还有新的证据出来支持新的观点。石英芯我跟如影随形兄的观
点相同,瑞士及日本都在研发 (如果那个时候美国还有表业可能也会参与),瑞士先
研发出来但没有跟进,而且不认为会对市场有大影响,所以给日本人占了先机,但并
非日本人跟瑞士人买的科技 (最多也就是抄袭)。ETA 前身您指的是A SCHILD 吗? ETA
主力收购的就是 AS 机芯厂,但此厂是在1930 年代才开始有完整的零件对换能力。
其实这些都聊远了,主要我们想知道的是19令能否对换零件。我猜测大组件,像钢
轮,甲板等等或许可以,但细部零件像齿轮,摆轮等等多半不行。好比我收藏很多
的高路云,非常薄普通17钻款式比19令要作的好,但我还是发现许多零件在表面上一
样的机芯中无法对换。所以我相当怀疑1920 年代前的瑞士中低价位芯能够零件对换
所以有此19令的研讨。

是呀,日本人多少还被说是买技术,而我们国人呢,就是抄袭,而且抄的是要精没精要质没质,顶天有个量,没有廉耻心,要说国人的做的表的零件能不能互换,我看有瓶502一切都能搞定,哈哈,安不上就粘呗。再加上侯总这样的人才,哈哈卖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206

帖子

4万

积分

特邀贵宾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1657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09-11-19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老翼豹在2009-11-19 18:02:00的发言:

是呀,日本人多少还被说是买技术,而我们国人呢,就是抄袭,而且抄的是要精没精要质没质,顶天有个量,没有廉耻心,要说国人的做的表的零件能不能互换,我看有瓶502一切都能搞定,哈哈,安不上就粘呗。再加上侯总这样的人才,哈哈卖的不错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总 ~ 又是总 ~ 反正看不到郭德纲就看总 ~ 一样搞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61

帖子

2090

积分

新表迷

积分
209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寸版及影兄的观点,让我又学到了一些知识~的确,有时正确统一的观点是需要通过讨论而得出的,同时也可以纠正自己知识里的一些错误~关于AS厂我也不是了解很多,多谢寸版赐教~呵呵,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讨论的范围扩大了那么多,不过,有时候从宏观角度上来看问题还是有帮助的~19令的零件对换能力其实我并不清楚,只是从手头上的资料里而生成的看法,同时也在大家的讨论中获取了新的知识,不过光有理论基础还是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其实欧的19令在欧的机芯史上也算是一块里程碑了,或许它的技术价值不高,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61

帖子

2090

积分

新表迷

积分
209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严肃认真地讨论了那么久,看到豹兄的话就有种轻快的感觉~用502,粘住了表还怎么走呢?~好久没见到侯总了~豹兄虽然是气话,但也说出了对国产表(好像不能用国产吧?)的恨铁不成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61

帖子

2090

积分

新表迷

积分
209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听泉在2009-11-19 20:05:00的发言:  猴总 ~ 又是猴总 ~ 反正看不到郭德纲就看猴总 ~ 一样搞笑!!!———呵呵~一直认为侯总不去说相声真是太屈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61

帖子

2090

积分

新表迷

积分
209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昆明鸿发兄的问题,5系列是批量生产的机芯,大部分的当然可以互换啦~别的不知道,文中不也说过了嘛,市面上有人用562和565来冒充COSC的561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名表论坛手机商城

名表论坛微商店

名表论坛订阅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26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198 粤ICP备05130796号

在线会员 - 1693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660232017-3-5.

可信网站

QQ|手机版|名表论坛

GMT+8, 2024-9-19 09:25 , Processed in 0.14800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