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名表论坛--名表玩家的乐园   【登陆】【注册】 手机版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搜索
广告AD:

[原创]表经趣谈(8月5日更新在第13页128楼

[复制链接]


4

主题

64

帖子

1544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1544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6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值的学习、、、、从头到尾已看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9

主题

8866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961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7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曾伯古董钟表在2011-11-6 21:13:00的发言:

六、  工坛学步 泥变名表

     我佩服马先生,下决心向前辈学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立即到书店买了一本《陶瓷工艺学》,又找回各色的粘土,经粉碎、淘洗后取其在水中悬浮不沉部分,过滤后便是制作精细陶塑的上佳泥料。

 

     在祖国的艺术宝库中,盆景艺术是一朵艳丽的奇葩,有着无字的诗,立体的画之美誉。制作盆景用盆,原是大型陶瓷厂的业务,市场上并不缺货,而在盆景里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小配件,如亭、台、楼、阁,鸟、兽、人物等却是十分紧俏。偶有货源,也是粗滥者多,精细者少,而且千篇一律,缺乏灵动。于是,我决定从学制这些小配件入手,叩开工艺美术行业里的冷门。

 

     当时我家的庭院很大,我便在后花园自建了一座小型的倒焰窑,容积约半立方米。我应用修表时练就的专注耐心,细致地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特式配件。那些人物的头部仅似芝麻般大小,但却在放大镜下可清楚地看到谐趣的笑容。另外,再用较粗的陶土制作了很多小型的盆景用盆,准备用这些小盆套装着小配件一同烧制。

 

     自从学会修钟表以来,我自己都没有能够拥有一块像样的好表,总是些残破不堪的垃圾货,确实心有不甘。现在的年轻人一提到瑞士表,都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表,却不知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瑞士曾大量生产过粗滥的粗马表(或称钢丝马、卡钉表),这些表外表也十分富丽华贵,而机芯却质量低劣。有些只有一石,多数则是全无宝石。1959年,印度尼西亚大搞反华排华时,很多华侨带回了不少的粗马表,这些表毛病百出,成为修表师傅们的克星,最终沦为工业垃圾。

 

     我国的商业部门在上世纪60年代曾将进口手表分类分等,目的是作为定价和确定进口关税税率的依据。通常工薪族的追求目标多是三、四类表,如梅花、英纳格等。而我那时的目标,却是欧米茄。当年一块全新的海霸日历自动全钢表定价是651元,二手的约是200元,一间普通两层民宅的价格也只是200多元,而普通工人的月薪约是40元。我之所以敢将目标瞄准欧米茄,是因为对自己制作的陶艺制品信心满满。经过近半年的艰辛努力,我终于在某日晚上八点开始点火烧窑,当时没有测温控温仪器,我利用一只从生铁锅敲下的提耳,挂在窑内对准观察孔的部位,依照事先拟定的升温曲线逐渐升温,烧到次日凌晨两点时,观察到提耳软化下垂,便止火封窑。经过缓慢的自然冷却后,我迫不及待地取出窑内的制品,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尝到了成就感的滋味!

 

     父亲和哥哥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是盆景迷,他们的道友们先后都来选购。马先生闻讯后亦前来指点,他选了一只小盆,仔细端详着,看到盆底盖有一小印章,便拿起放大镜细看,然后笑着说:“哦,曾景霖制,人家是名家才落款,而你这小子脸皮够厚!”说完拉着父亲到客厅品茶小叙,我看到父亲拱手道谢,却不知他们谈话内容。

 

     不久,坐落中山路一间名为景德陶瓷店的商铺与我商定了代销协议。而在签议之时,我手上已带着一块二手近乎全新的欧米茄全钢自动日历表……

                                                                                                                              曾伯 

                                                                                                                              2011年11月6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6 21:13:41编辑过]

今天,刘总和曾先生已通过电话。

一位好前辈,一位能造福表友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9

主题

8866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961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9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工巧匠登上讲台

添加日期:2011-2-25 9:02:51     来源:南宁日报      字号大小:[ ]  收藏本文  我要投稿



“我们希望把社会上的能工巧匠请进课堂,让职校的学生们可以学习民间的精湛技艺,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的人才。”2月16日,在唐山路西街古玩城一间钟表铺里,面对店主曾景霖师傅精湛的钟表修理制作手艺,南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夏建军提出了这样一个教学改革的新设想。
           
    58年练就一手精湛技艺


    今年已经66岁的曾景霖与钟表打了58年的交道。他的一手精湛技艺全凭自己长期勤奋钻研得来。


    小时候,由于左邻右舍都是钟表修理铺,8岁的曾景霖就对钟表修理产生了浓厚兴趣,刚上初中一年级,他就自己买了一本《钟表指南》开始自学。58年来,曾景霖从未间断过对钟表新知识、新工艺的学习和钻研,通过看书自学和不断动手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更练就了一手精湛技艺。


    在曾师傅的钟表铺里,摆放着3块由他亲手制作而成的陀飞轮表。从事钟表行业的人都知道,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历来被誉为“表中之王”,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做的表,精密度要求非常高,凭借高科技的机器制作都要耗费几百个工时,更何况是纯手工制作。


    这3块表也成为曾师傅的“活招牌”。现在曾师傅专修别人修不了的表,很多已经被判了“死刑”的手表,到了曾师傅手里往往可以起死回生,很多顾客都慕名前来找他修表、买表。
    
    精湛技艺引出教学模式新思路


    “能用手工制作出陀非轮,可见曾师傅的手艺和技术是多么精湛。”在看到这3块精心制作而成的陀非轮表时,夏建军脑中浮现出一个想法:这样一个拥有一手“绝活”的能工巧匠,如果能请到课堂上,把他的手艺传授给学生,那该有多好。


    “现在社会上一些普遍和热门的工种往往人才过多,而一些细分工种方面的人才却十分稀缺。“夏建军说,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不能关起门来教学,而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能工巧匠走进课堂,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设计与制作,真正掌握实用技术和技能,实现就业的零磨合期,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的中心。”夏建军认为,学校里除了有高级讲师、教授外,也应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参与教学,充分将社会资源与政府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创新,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端人才,满足日益增多的小众和个性化需求。
    
    乐意亲自传授为社会培养人才


    因为手艺精湛,曾景霖在钟表行业里可以说是声名在外。曾经有不少人花高价钱聘请他,还有人出钱邀他合伙开培训班,但都被他一口回绝了。


    曾景霖说,他自己有退休金,生活完全没有负担,他从事钟表修理行业不纯粹是为了谋利,更多的是想潜心研究,制作出更多更好的钟表。


    但这一次教育部门的造访却成为一个例外。当夏建军向曾师傅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时,曾师傅非常乐意地回答说:“可以试一试。”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一种义务和责任。”曾景霖说,自己多年学成的手艺不应该只是自己个人的财富,应该是整个社会和民族共同的财富。因此,他很乐意为培育下一代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手艺得到传承。


    “邀请曾师傅到学校教学,可以说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夏建军告诉记者,下一步的设想,是在职业学校开设一个与钟表、精密仪器有关,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成为能工巧匠的专业。


    夏建军表示,今后他们希望聘请社会上更多有绝活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不定期到学校开设实训课,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卢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939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939
中介积分:1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9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真心爱表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1014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1014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10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请问在那里开店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630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630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13 2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12

帖子

3万

积分

老表迷

叠利王子助理

Rank: 2

积分
3581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13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819

帖子

1万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10936
中介积分:3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14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23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52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14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特别助理

     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浪潮冲击下,盆景艺术成了“四旧”,榕园宣告关闭,我便回到南宁。

 

     街道主任要我参加宣传队,到各街道工厂宣传毛泽东思想。我去到一家五金厂时,一位原来就认识的黄厂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从资料室拿出两本书,一本是《画法几何学》,另一本是《钣金工下料展开图》,笑着说:“你拿回去看,若能看懂,用纸皮试画,再剪下后试捲成形,成功了再来找我。”我说:“这些粗活不适合我。”黄厂长说:“适合你的成四旧了,现在本厂生意兴隆,钣金工的业务都是大单生意,排气管道,通风弯头等需求量很大,厂里目前无人能画下料展开图的,所以,欢迎你能来独挡一面。如果你能胜任,厂里的车床、铣床等任你摆弄。至于你喜爱钟表嘛,你跟着我,一年后我将这个老装劳力士送给你,你拿去打开看看是否正货。如果是正货,以后便有好戏了。”

 

     一星期后,我去找黄厂长,当面按照他指定的平面图画成展开图,再由他剪好捲制成形,确认合格,便录用我做他的助手,并美名为“特别助理”。

 

     黄厂长的手表经验证是真品。这是一块蚝式的6694型钢劳,手上链,窗式日历,红黑相间日期显示,外观厚实老土。黄厂长为何不知它真假与否呢?原来黄厂长是东兴市人,东兴市与越南交界,分界线是一条名叫北仑河的小河。两地边民语言相通,素有通婚互市的传统习俗。越南人喜爱黄金,中国人喜爱钟表,于是便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在北仑河上的小船里便展开了这种无需货币的自由交换。越南的妇女精明能干,实力雄厚的女老板都只做批发,拒绝零售,她们都将那些二手表用布袋包装,每袋一打(12只),好丑搭配,有美国表、法国表、德国表、瑞士表、苏联表、日本表等等,每袋有要价半两金的、一两金的(37.5克)、一两半或二两金的。与这些越南人打交道,如果鉴赏力强,经验老道,便能占尽先机,稳赚不赔;但如果是“初哥”上阵,便要交些学费,掏钱学乖了。黄厂长的手表,便是他的一位“初哥”老乡卖给他的,由于无法开启后盖,所以不知真假。

 

     黄厂长有一手绝活,他能将旧的加仑桶劏开,再用手工“弹”平,用50cm长的钢尺侧面压在“弹”平后的铁板上密不透光,然后用这些铁板制成文件柜。此外,他还能熟练操作车床、刨床、铣床等设备。

 

      我佩服黄厂长,决心要将他的技能学到手。我攻读了《车工工艺学》等书籍,学会了单头、双头、三头螺杆的车制工艺,还学会了利用车床加工毛主席像章模具上的光芒线,以及“单刀车六角”等绝活。

 

      黄厂长自从知道他的手表是正货后,便通知他的老乡多换些“袋装表”,然后请我分清档次,洗油保养后转手销售。

 

      黄厂长还要求我做到不开后盖便能判定劳力士的真伪。我说可以用一看二试的办法。一看是看外观,真品劳力士的秒针是拱凸面而非平面,面盘上的英文字都有装饰笔,特别讲究。不锈钢外壳色白而亮,几乎看不到加工过程中的“跳刀痕”。底盖上的凸齿间距均匀,光洁度好,安装表耳的四个穿孔在壳上的部位统一相同。表冠上的五指形(或称皇冠)其顶端的圆形与直条部分是台阶式连接,而非坡度连接。二试是试拨针。拨到日历跳进后便倒拨,日历可退回原日期的是真品。

 

      黄厂长决定要增设一个钟表服务部,又买又卖又维修,但是他的如意算盘却在上山下乡的浪潮冲击下化为子虚乌有……

                                                                                                                                           曾伯 

                                                                                                                              2011年11月20日

 

 

 

九、初识芝麻链

     黄厂长因是富农子弟被清理回原籍。我因是资本家子弟被下放到马山县劳动锻炼。我带了一套修表工具,一块万能电表,一台照相机,一辆自行车和一套《毛泽东选集》,胸前戴着大红花,被送到一个偏远山村“插队落户”。

 

    “既来之,则安之”,入乡随俗,我很快便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在生产队里学雷锋,义务为村民们修理自行车、收音机、钟表等日用品,受到村民们的欢迎。

 

     我所在的公社是一个新成立的公社,公社所在地的周圩镇上有税所、粮站、邮电所、中学、林场、卫生所、供销社和商店等。

 

     公社的领导林书记听说城里来的青年学雷锋会修钟表,便和武装部的蒋部长一同来到村里表扬我,并留下一块苏联手表要我修好后到公社找他。数天后,我到公社找林书记,他接过我修好的苏联表,笑着说:“农村很需要像你这样的知识青年,我和你所在大队的领导通气了,你回去打个报告,要求到镇上搞副业,然后等下一步农械厂上马了,你便到厂里上班。

 

     很快,我便挂起了便民修理店的招牌。原则上是义利合一,有求必应,老弱病残五保户一律减或免收修理费。邻居裁缝店的陆师傅拿出块厚笨的怀表找我修理。这块表是他年轻时在二手表店买的,一向很好用。有一次上链时“啪”的一声响,便不再工作。他曾到修理店请师傅检查过,说是芝麻链断了,没有零件配。

 

     这是我首次接触芝麻链怀表。这是一块英国产的古董表,银壳,小三针,珐琅面盘,匙上链,马式擒纵,机件仍很新净,断了的芝麻链一段缠在塔轮上,另一段松散在发条盒的周围。

 

     钟表机构使用的发条,有蜗线发条和S形发条两种。古董表使用的是蜗线发条,发条表面呈深蓝色的是碳钢发条,棕红色的是锰钢发条。蜗线发条盘装在条盒里,其输出的力矩与发条上紧的圈数成正比,也就是说,蜗线发条提供给表机的动力,不是恒定的力矩,而是由强逐渐减弱的力矩。所以,表机的走时精准度势必受其影响。

 

     我当年并不懂芝麻链与塔轮结构的发明史,也不知其发明人享受过多少年的专利保护,只是面对实物,从机械原理去思考这种表机设计特点和实际功用。发条从条盒输出的动力,通过芝麻链传给塔轮。刚开始上链时,芝麻链缠绕在塔轮的大直径端,再继续上链,芝麻链逐渐缠向塔轮的小直径端,如果条盒算是头轮,则塔轮便是二轮,条盒内发条输出的力矩小时,其力点作用在塔轮直径的大端;而当发条输出的力矩由于继续上链而逐渐增强时,其作用在塔轮上力点所在的直径却在逐渐减小。这样,塔轮便获得接近恒定的力矩,去带动表机的轮系和擒纵调速机构工作并维持稳定的振动频率,使表机的走时精准度得予提高。

 

     芝麻链塔轮机构还有一个功能,便是可以增加表机的动力储备。因为当芝麻链缠绕在直径小于条盒直径的塔轮某部分时,其工作状态是增速传动,传动比最大时,达到1:2.5,即条盒转一周,塔轮便转两周半。

 

     芝麻链的构造与自行车链条相似,只是做得纤小玲珑,关节灵活,钢材也十分良好。修理断了的芝麻链,关键是拆除已经损坏的部分,一定要细心地用齿科磨头磨平关节铆钉的钉头,并拆除旧铆钉,将链条接好并用不锈钢制的铆钉铆接,保证新铆接的关节紧密灵活即可。芝麻链、塔轮结构在钟表史上曾经大行其道,座钟、挂钟、船钟、怀表、手表都曾采用过这种结构。在具有更高比例极限的合金材料制成的S形发条问世之前,其对提高钟表走时精准度和促进钟表产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某些大品牌又再度生产芝麻链手表。这叫做“古老当新鲜”或叫“周而复始、风水轮流转”,作为生产厂商,目的是展示其精湛的制表技艺,同时亦可满足世人的猎奇心态,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富豪。

                                           

                                                                                                                                                                 曾伯 

                                                                                                                              2011年11月26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7 9:53:2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128

帖子

7169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7169
中介积分:6
专业积分:5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20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顶顶:   人生,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819

帖子

1万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10936
中介积分:3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22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曾伯妙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64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564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25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偶然经过曾老的店,立即被店内精美的表吸引,我是表内机械的门外汉,曾老给我讲解一些知识,看我有兴趣,就介绍我过来看帖子,看完之后才发现曾老真是德艺双修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3

主题

550

帖子

3052

积分

见习表迷

Rank: 1

积分
3052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26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兴市与越南交界,分界线是一条名叫北仑河的小河。两地边民语言相通,素有通婚互市的传统习俗。越南人喜爱黄金,中国人喜爱钟表,于是便互通有无,以物易物,在北仑河上的小船里便展开了这种无需货币的自由交换。越南的妇女精明能干,实力雄厚的女老板都只做批发,拒绝零售,她们都将那些二手表用布袋包装,每袋一打(12只),好丑搭配,有美国表、法国表、德国表、瑞士表、苏联表、日本表等等,每袋有要价半两金的、一两金的(37.5克)、一两半或二两金的。与这些越南人打交道,如果鉴赏力强,经验老道,便能占尽先机,稳赚不赔;"

     真实的写照!这样的表经趣谈,既有趣味又有知识,读贴过程就是一种学习和享受的过程,

读贴有益,南宁人向曾伯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564

积分

新注册表迷

Rank: 1

积分
564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0
差评积分:0
发表于 2011-11-30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有空,又去曾伯那里待了会,见识到了几种动力的钟、表,很恰巧的是有个卖假表的来想卖块假表给曾伯,被怒斥了。。呵呵,,先回来补些基础知识先。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8

帖子

523

积分

见习表迷

名表玩家

Rank: 1

积分
523
中介积分:0
专业积分:140
差评积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首遇扭转摆钟

     周圩镇中学教物理的欧老师博学多才,公社使用的扩音机,电影机出了毛病都找他维修。在人们的心目中,周圩镇的技术权威是欧老师。我在镇上交了不少朋友,也希望有机会和欧老师相识,以便好好向他学习。有一次,公社接到通知,全体干部要集中收听中央台的重要广播,工作人员安装好扩音机后,话筒能正常扩音,但却收不到电台广播,立即请欧老师检修。眼看规定收听广播的时间将到,林书记便派人到店里叫我前往参加“会诊”,我赶到办公室,看到欧老师正在用万能表测量电路,电表的量程转换开关的旋扭箭头对着500V.DC档,分明是在检查收音部分的直流高压供电状况。我站在欧老师的对面,看到整流管6Z4的灯丝鲜红光亮,便细声地说:“欧老师,6Z4坏了”。欧老师抬头神情迷茫地笑着说:“你凭什么信口开河”?我说:“你面对底板看不见,我从这里看得很清楚,电子管的阴极断了,才看得见灯丝,所以,看到6Z4的灯丝鲜红光亮,便可断定该管已失效”。欧老师听完,找出新管换上,立即便可收到电台的广播。我和欧老师成了朋友,并应邀到他家。在他家的书案上,摆着一台400天钟,彩色珐琅面盘,罗马字加金点时标,无品牌标记,六字位下有英文MADE IN GERMANY,雕花的支柱和夹板,轮片等零件镀装饰金,在原装玻罩的影衬下分外富丽堂皇。欧老师说,这台钟是他家父从越南带回的,曾经历过停行后被维修人员愈修愈坏的不幸,以致成为摆设,闭置了数年。欧老师参加工作后,便自行修理这台老钟,经过详细检查,欧老师认为动力与轮系及擒纵机构均属正常,问题出在已配换过的悬丝上。400天钟发条输出的力矩经过轮系的损耗到达6轮即骑马轮时,推动马仔的力矩已很微弱,而扭转摆的总重超过200克,利用马仔跳动时微弱的推力去维持它常年累月旷日持久的低频振动,靠的便是关键零件-----悬丝。


     原装的悬丝是铬镍锰合金制成,不生锈,无磁性,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和更高的抗弹性疲劳性能。悬丝的上端固定在机芯的设定部位,下端利用便于拆装的快锁机构与笨重的扭转摆相连,以使扭转摆能悬空灵活摆转。在悬丝上端的适当部位,紧固有一只拔叉,叉口与马仔的立杆相配合,以便马仔动作时的推力能够补充扭转摆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其低频振动得以维持。悬丝的横截面多数是矩形,合格的悬丝应该是舒展平直而不扭曲,这样才利于装配后调整确定悬丝扭转摆系统的平衡点。若悬丝已扭曲变形又很容易校正回平直的,说明该丝的材质不合格,装上后亦不能长久工作。


     扭转摆钟是需要人工起摆的,人力推动的起始动能转变为悬丝的变形位能,尔后,扭转摆在悬丝的恢复力矩的作用下向平衡位置运动,当运动到平衡位置时,扭转摆的动能达到最大值(速度最大),而悬丝的位能为零,此时,悬丝的位能又全部转换为扭转摆的动能,尔后,扭转摆又继续运动到另一振幅位置时,扭转摆的动能又转换成悬丝的位能,如此往复,便形成振动系统的振动过程,该振动过程的实质,是扭转摆的动能与悬丝的位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欧老师自制的悬丝,是用从一辆英国的自行车的刹车线拆下的钢丝磨成的,装到钟上已运行十年,摆幅约210度左右,欧老师不愧是教物理的,他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令我至今仍深深怀念!

 

                                                                                                                                        曾伯

                                                                                                                                         2011年11月30日

 

 

十一、神往五羊城

     周圩农械厂上马了,林书记指示要我到厂里报到,当一名维修工。有一次,我出差回南宁,父亲告诉我,南宁市工艺美术厂成立了,负责招工的刘生叮嘱他要尽快通知我。我听完立即去面晤刘生,他要求我将假山配件作品用精装礼盒装妥交给他,估计一周内便有好消息。南宁市工艺美术厂的成立,是国家对民间艺术的重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出口创汇的需要。

 

     刘生带着我的作品,先到市二轻局让有关领导过目,批示同意录用后到市劳动局办理相关手续。由于我已在异地工作,所以又转到自治区轻工局批示,再到自治区劳动局作为特殊人才将我从马上调回南宁。刘生办完上述手续,通知我立即回马山县办理户口回迁手续。

     1972年12月,我到南宁市工艺美术厂报到,并受命为盆景班班长,与刘生出差到马山采集奇石。我们在马山的城厢公社、古陵公社以及与都安交界的红水河沿岸一带采集到不少质、色、形、纹俱佳,观赏价值较高的美石,运回南宁配好底座,或制成盆景,装上配件,准备参加“广交会”对外销售。次年四月,我与刘生空运十六件奇石参加广州“春交会”,当年“广交会”的会址在海珠广场附近。广西各地的出口工艺品统一由梧州外贸局的梁生接收后对外销售,我与刘生按照梁生的要求将奇石布展完毕后,便完成任务。

 

     广州市是华南第一大都市,是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冬无雪、四季常花,自秦汉以来,都是对外通商口岸,而且毗邻港澳,人们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比南宁更胜一筹。我早听说,高品位的二手表多数出自广州,无论是质量及性价比都情理相宜。刘生是广东顺德人,对广州很熟悉,一贯亦喜爱钟表,便带着我到处闲游,长堤,上下九,南方大厦,中山路等热闹地段边走边看。在中山五路,我们发现有一间钟表店,柜台里摆放着很多二手表,每块表都连着小标签,注明品牌、外壳材质、误差范围、新旧程度、价格、保修期等,显示出该店做生意十分严谨负责。柜台内全是瑞士表,多数是常见的流行品牌,如梅花、英纳格、依波路等。刘生选购了一块40石的英纳格,自动、日历、全钢、防震、大三针、刻花面盘,外观之精美超乎想象,价格是138元。我则选购了一块77石的梅花,全钢、自动、日历、防震、大三针,外观也非常精美,底盖中央的金色图案是一支箭穿透梅花的中心,显得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价格是148元。

 

     上世纪60年代,手表机芯的红宝石愈多,表的质量愈好的说法四海传扬。瑞士人便生产一些77石的机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为人造红宝石的生产技术已十分成熟,生产成本又不高,便利用原本用于摆尖托石的无孔红宝石,在自动部分的棘轮的底面上紧挨等分布列得满满当当。尽管对提高表机的质素毫无用处,但却可以宣称为高石数表。瑞士人制表技术精良,经营之道的商业手法更是屡出奇招,这些带有时代特征的高石数表,便是其中一例。时至今日,它又成为收藏爱好者追求的目标。


     该店还有不少怀表,但当年我对怀表毫无兴趣,只识得有浪琴、欧米茄以及美国的华生等。


     我与刘生深信,我们看到的,只是广州二手表中的九牛一毛,冰山一角。我们商定今后要创造条件勤跑广州,多跑广州。


     刘生玩二手表比我老行,他总结出的经验是眼要准,心要狠,资金要充裕,时机要抓紧。

                                                                                                                                                                 曾伯

                                                                                                                              2011年12月4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4 18:44:1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名表论坛手机商城

名表论坛微商店

名表论坛订阅号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26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198 粤ICP备05130796号

在线会员 - 3358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660232017-3-5.

可信网站

QQ|手机版|名表论坛

GMT+8, 2025-2-18 10:06 , Processed in 0.09600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